一、北方及西北地区少数民族节日
1. 蒙古族
那达慕大会:每年夏秋之际举行,以赛马、摔跤、射箭“男子三竞技”为核心,兼具歌舞表演和商贸活动,体现草原民族的豪迈。
祭敖包:祭祀山神、路神的传统活动,通过绕敖包祈福和赛马等活动表达对自然的敬畏。
2. 藏族
藏历新年:藏历正月初一至十五,通过燃酥油灯、跳神舞、吃“切玛”等仪式庆祝新年。
雪顿节:藏历六月底七月初,以展佛和藏戏表演为主,兼具宗教与娱乐意义。
望果节:丰收节庆,围绕田间游行祈福,伴有歌舞和赛马。
3. 维吾尔族/回族
古尔邦节:教重要节日,宰牲祭祀、互赠礼物,体现信仰与团结。
二、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节日
1. 彝族
火把节:农历六月二十四,通过篝火狂欢、斗牛赛马庆祝丰收,被称为“东方狂欢节”。
2. 傣族
泼水节:傣历新年(公历4月中旬),以泼水祈福、赛龙舟、孔雀舞为核心,象征洁净与新生。
3. 白族
三月街:农历三月十五,大理的商贸与文化交流盛会,融合集市、赛马和对歌。
4. 苗族

苗年:农历十月至十一月间,穿盛装跳芦笙舞,举行斗牛、婚庆等活动。
花山节:农历正月,青年男女对歌寻偶,兼具芦笙舞和爬花杆比赛。
5. 傈僳族
刀杆节:农历二月初八,表演“上刀山、下火海”,纪念历史英雄,展现勇毅精神。
三、中南及东南地区少数民族节日
1. 壮族
三月三歌圩:以对山歌、抛绣球、抢花炮为主,青年男女借此传情达意。
2. 侗族
花炮节:农历三月三,抢花炮寓意“抢福气”,伴有芦笙舞和侗族大歌。
3. 瑶族
盘王节:农历十月十六,祭祀祖先盘瓠,跳长鼓舞、唱盘王歌。
四、其他特色节日
景颇族:目瑙纵歌节(正月十五),数万人共舞,形成“万人之舞”的壮观场面。
拉祜族:月亮节(拉祜历八月十五),祭月祈福,围篝火跳芦笙舞。
哈尼族:扎勒特(十月龙日),杀猪宰羊庆丰收,荡秋千、打陀螺。
鄂温克族:米阔鲁节(五月下旬),为马烙印、剪鬃毛,庆祝牧业丰收。
独龙族:卡雀哇节(腊月至正月间),剽牛祭天,祈求神灵护佑。
附:部分民族与节日对应表
| 民族 | 主要节日 | 民族 | 主要节日 |
|||||
| 蒙古族 | 那达慕、祭敖包 | 傣族 | 泼水节 |
| 彝族 | 火把节 | 白族 | 三月街 |
| 藏族 | 藏历新年、雪顿节 | 苗族 | 苗年、花山节 |
| 壮族 | 三月三歌圩 | 傈僳族 | 刀杆节 |
| 景颇族 | 目瑙纵歌节 | 维吾尔族 | 古尔邦节 |
| 朝鲜族 | 春节、老人节 | 纳西族 | 三朵节 |
以上节日仅为部分代表性节庆,更多民族节日可通过搜索来源进一步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