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行于隋唐的吉祥纹样,融合牡丹、莲花等花卉特征,经抽象化形成多层对称结构,象征富贵与佛教庄严。唐代宝相花纹样饱满圆润,常以正圆为主,色彩以铅黄、绿、白为主,广泛用于建筑、服饰、陶瓷及金银器(如唐三彩宝相花纹盘)。
受波斯、粟特艺术影响,融合希腊神话飞马形象与中国天马传说。唐代翼马纹锦以连珠环为团窠,马身生翅,颈饰连珠纹带,体现丝路文化交流的浪漫华贵风格。如唐代“红地翼马纹锦”兼具萨珊波斯风格与汉唐审美。
以铅黄、绿、白三色为主,造型涵盖生活用具、人物、动物(马、骆驼为主)。唐三彩马与骆驼反映唐代军事、贸易的兴盛,人物俑如仕女、文官俑则展现社会阶层与宫廷生活。
汉代流行以流畅涡旋线条表现,象征仙境与升天思想,常作为地纹搭配神兽、四神图像。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中的云气纹,体现汉代对自然的崇拜。
茱萸纹寓意驱邪长寿,常见于织物与漆器;瑞兽如龙、虎、朱雀等结合云气,形成动态组合,反映汉代神话与升仙思想。
唐代卷草纹(忍冬纹演变)以植物藤蔓连续卷曲为特征,联珠纹源自波斯,用于分割图案空间,常见于丝织品与金银器边缘,体现中西合璧的装饰风格。
龙象征皇权与力量,凤凰代表祥瑞与皇后尊贵,两者常组合出现。唐代织物与建筑中龙凤纹样繁复华丽,如敦煌壁画中的凤鸟纹。
汉代瓦当与墓葬壁画中常见,代表方位与宇宙观,纹样线条刚劲,兼具象征性与装饰性。
佛教传入后兴盛,唐代莲花纹与宝相花结合,用于瓷器与织物,象征纯洁与净土。
汉代毛布与唐代丝织品中常见散点菱格、回纹,通过绞缬、夹缬工艺呈现,如新疆出土的绞缬菱格网纹毛布,体现工艺与秩序的融合。
如“五谷丰登”“柿柿如意”等组合图案,明代服饰中多见,利用谐音与象征传递祝福,如《年锦》中的“五葫四海”纹。
篆书、隶书等直接作为装饰元素,多见于瓷器与建筑匾额,兼具美学与文化内涵。
1. 传统纹样的再设计
如春晚《年锦》节目将汉唐纹样数字化,结合虚拟技术重现历史场景;文创产品提取唐三彩釉色与宝相花结构,转化为时尚饰品与家居设计。
2. 跨媒介应用
敦煌壁画中的飞天纹样被用于丝巾印花,汉代砖石画中的车马纹融入现代建筑装饰,体现传统与现代审美的对话。
通过上述元素,可深入理解汉唐文化的多元融合与中华美学的延续性,为现代设计提供丰富灵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