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要求,周杨是福州市闽都文化艺术中心的演员,参与过多个重要文艺演出活动,具体信息如下:
1. 演出经历:
在2020年上下杭街区的“古厝非遗文化艺术月”活动中,参与配乐朗诵《行于上下杭》。
在2021年福州文庙的惠民演出中,与郑鑫搭档表演配乐朗诵《总书记的暖心话》。
在2019年复排音乐剧《茉莉》时担任重要角色,该剧以福州三坊七巷为背景,周杨与姚晨曾是北京舞蹈学院福州班的同班同学。
2. 身份背景:周杨是福州本地文艺界活跃的演员,擅长朗诵、舞蹈及舞台表演,多次参与融合福州本土文化的创作。

二、闽都四大文化的内涵
闽都文化(福州文化)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分支,其核心特色可归纳为以下四大文化体系:
1. 古闽越与中原融合文化:
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壳丘头、昙石山文化,融合了古闽族、越族及中原移民文化。例如,黄土仑遗址出土的几何印纹陶器体现了中原商周青铜文化的影响。
中原文化通过“衣冠南渡、八姓入闽”等历史事件传入,推动了福州方言、民俗与中原礼制的融合。
2. 海洋与商贸文化:
福州自古依托闽江和海洋发展,唐宋时期甘棠港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,近代马尾船政更是中国近代工业与海军的摇篮。
商贸文化体现在福州菜(如佛跳墙)、茉莉花茶贸易及海外华侨社群(如马来西亚诗巫的福州街)。
3. 非遗与艺术文化:
闽剧:福州传统戏曲,列入国家级非遗,常以福州方言演绎本土故事(如《荔枝换绛桃》)。
评话伬艺:福州评话和伬艺(如《甘国宝》系列)以说唱形式传承历史。
工艺美术:寿山石雕、脱胎漆器、软木画等工艺享誉全国。
4. 建筑与民俗文化:
建筑特色:福州传统民居以马鞍形封火墙、穿斗式木构为标志,如三坊七巷建筑群。
民俗节庆:包括拗九节(孝亲文化)、游神活动(如临水夫人陈靖姑信仰)、端午龙舟竞渡等。
三、闽都文化艺术中心的文化实践
该中心作为福州文化推广的重要机构,通过以下活动体现闽都文化:
举办《茉莉》《角梳遗韵》等融合非遗元素的舞台剧;
参与“古厝非遗月”“惠民演出”等公共文化活动,推广方言歌曲、民俗舞蹈;
与博物馆、文物局合作,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与艺术普及。
周杨作为闽都文化艺术中心的演员,是福州本土艺术传承的实践者之一。而闽都四大文化体系(古闽融合、海洋商贸、非遗艺术、建筑民俗)共同构成了福州文化的多元面貌,既保留传统又兼容现代,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。如需更详细资料,可参考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官网及《闽都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其特色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