陆绩六岁时随父拜访袁术,袁术用橘子招待。陆绩悄悄藏了两个在怀里,离开时橘子掉落。袁术问其故,他答:“母亲爱吃橘子,想带回去给她。”袁术被其孝心感动,赞叹不已。故事虽小,却体现了孩童对母亲的牵挂。
大学生张九精家境贫寒,母亲早逝。他边读书边打工,将患糖尿病的父亲接到海南照料。父子俩靠捡废品为生,张九精始终乐观面对,他说:“能照顾父亲,再苦也幸福。”他的坚韧与孝心感动无数人。
淳于意遭诬陷入狱,将被施肉刑。女儿缇萦冒死上书汉文帝,愿替父受刑。汉文帝被其孝心感动,废除肉刑并赦免其父。缇萦以弱女之躯,改写了法律。
董永家贫,父亲去世后无钱安葬,卖身为奴换丧葬费。感动天帝,派仙女助其织锦还债。故事传为“天仙配”佳话,槐荫因此改名“孝感”。
朱寿昌与母失散五十年,辞官刺血写经,跋涉千里寻母。终在同州找到七旬老母,接回赡养。宋神宗赞其孝行,复其官职,传为“弃官寻母”美谈。
黄香九岁丧母,对父极孝。夏日为父扇凉枕席,冬日暖被窝后再请父亲安寝。幼年孝行,成为“二十四孝”典范。
唐代潘晃任广德令时,梦见父亲病危,毅然辞官回乡。父亲活至百岁,潘晃守孝三年,孝行感动唐昭宗,受朝廷表彰。
左明礼为治母病,割下手臂肉做药引。母亲病愈后,他获光绪帝赐匾“孝思维则”。孝心超越肉体之痛,感人至深。
小启示:
孝心不分古今,无论是“怀橘遗亲”的童真,还是“打工养父”的坚韧,本质都是对亲情的珍视。孝道不仅是传统美德,更是日常点滴的关怀与陪伴(如提到的“一通电话”“一顿饭菜”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