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中国文化常识的精选汇总,涵盖历史、文学、哲学、艺术等多个领域,是中国人必背的基础知识,供学习和参考:
一、传统思想与哲学
1. 儒家经典
四书:《论语》《孟子》《大学》《中庸》。
五经:《诗经》《尚书》《礼记》《易经》《春秋》。
孔门三戒:少戒色、壮戒斗、老戒得。
2. 道家与道教
道家代表人物:老子、庄子、列子。
道教四大名山:武当山(湖北)、龙虎山(江西)、青城山(四川)、齐云山(安徽)。
3. 阴阳五行
五行: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,象征万物的基本属性。
天干地支:十天干(甲、乙、丙…)与十二地支(子、丑、寅…),用于纪年、计时。
二、文学与艺术
1. 诗词流派与名家
初唐四杰:王勃、杨炯、卢照邻、骆宾王。
唐宋八大家:韩愈、柳宗元、欧阳修、苏洵、苏轼、苏辙、王安石、曾巩。
元曲四大家:关汉卿、马致远、白朴、郑光祖。
2. 经典著作
四大名著:《红楼梦》《三国演义》《水浒传》《西游记》。
乐府双璧:《孔雀东南飞》《木兰诗》。
3. 书法与绘画
书法九势:落笔、转笔、藏锋等九种行笔技巧(蔡邕总结)。
岁寒三友:松、竹、梅,象征坚韧品格。
三、历史与制度
1. 古代制度
科举三甲:状元、榜眼、探花。
六艺: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(周代贵族教育)。
2. 重要历史人物
药王:孙思邈(唐代)。
梅妻鹤子:林逋(宋代隐士,以咏梅诗闻名)。
3. 古代发明
四大发明:造纸术(东汉蔡伦)、印刷术(北宋毕昇)、指南针(北宋)、(唐代)。
四、节日与民俗
1. 传统节日习俗

春节:贴春联、倒贴“福”字(起源于清代恭亲王府)。
端午:吃粽子、赛龙舟(纪念屈原)。
2. 民俗象征
十二生肖:子鼠、丑牛…亥猪。
五福临门:长寿、富贵、康宁、好德、善终(出自《尚书》)。
五、地理与科技
1. 地理常识
三山五岳:黄山、庐山、雁荡山;泰山、华山、衡山、恒山、嵩山。
四大佛教名山:五台山(山西)、峨眉山(四川)、九华山(安徽)、普陀山(浙江)。
2. 传统技艺

四大名绣:苏绣(江苏)、湘绣(湖南)、蜀绣(四川)、广绣(广东)。
十大名茶:西湖龙井、碧螺春、铁观音等(分布江浙、福建等地)。
六、趣味冷知识
1. 词语典故
败北:古代战败背敌而逃,“北”象形两人背靠背。
一言九鼎:大禹铸九鼎象征九州,喻说话分量重。
2. 文化符号
昆曲:中国“百戏之师”,2001年入选非遗。
身份证起源:商鞅推行“照身帖”,为早期身份凭证。
以上内容综合了历史典籍、文学经典、民俗传统等,如需更完整清单,可参考《》整理的专题或《中华文化常识1000问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