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》是由中宣部支持指导、文化部委托国家图书馆组织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,旨在遴选中华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典籍,通过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的解读方式传播经典。该项目涵盖哲学、历史、文学、科技等领域,分阶段编纂出版。以下是综合相关资料的目录分类及代表性典籍:
一、核心书目与分类
1. 经部
儒家经典:《周易》《尚书》《诗经》《周礼》《礼记》《左传》《论语》《孟子》《孝经》等。
哲学思想:《大学》《中庸》(原为《礼记》篇章,后独立成书)。
道家经典:《老子》《庄子》。
2. 史部

通史与断代史:《史记》《汉书》《资治通鉴》《战国策》等。
专题史著:《贞观政要》《水经注》《洛阳伽蓝记》。
医学典籍:《黄帝内经》《本草纲目》。
3. 子部
诸子百家:《墨子》《孙子兵法》《韩非子》《管子》《吕氏春秋》。
科技与农学:《齐民要术》《梦溪笔谈》《九章算术》。
心学与理学:《传习录》(王阳明)、《近思录》(朱熹等)。
4. 集部
诗文总集:《楚辞》《乐府诗选》《唐诗三百首》《宋词三百首》。
戏曲小说:《西厢记》《牡丹亭》《红楼梦》《三国演义》《聊斋志异》。
文论与笔记:《文心雕龙》《世说新语》《容斋随笔》。
二、编纂特点
1. 学术权威性:由袁行霈、陈鼓应、张大可等一流学者主持解读,结合历代注释与现代研究,例如《周易》以象、义、爻位结合阐释。
2. 体例创新:每部典籍包含导读、原文、注释、点评,旁批设计沟通古今,如《老子》分章节解析哲学思想。
3. 普及导向:语言通俗易懂,例如《史记》节选重要篇章并辅以历史背景分析。
三、影响与推荐
教育认可:2020年入选教育部《全国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》,成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重要读本。
社会反响:首批10部典籍(如《周易》《史记》)在国图读书周展出,引发广泛关注。
扩展阅读:后续出版涵盖更多领域,如《传习录》(心学)、《黄帝内经》(医学)等。
四、获取建议
若需完整书目或具体解读,可参考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的系列出版物(如《周易》《老子》单行本),或通过高校图书馆查阅《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》已出版的60余种典籍。